close

週期表
Il Sistema Periodico
作者:普利摩‧李維
原文作者:Primo Levi
譯者:牟中原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28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132616X
裝訂:平裝

這本書如果在圖書館或是書店,我就算看到它上百回,我也一定不會把它拿下來多瞄一眼。因為這書名實在太無趣了,又是我不喜歡的化學。看到這本書名,第一個直覺應該是門德列夫寫的,但是透過揚長苓老師的介紹,她說它是一本在敘述真理的書,只有元素才是永恆不變的,但不是週期表本身,因為週期表隨著科技的進步而發現新的元素或是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元素,慢慢的增加。

一開始閱讀時,我覺得每個字都很難讀進去,也許是因為它是翻譯文學的問題,無法用很親切的方式表達出來,有能力的話有希望能讀一次英文版的,或是原文。但隨著後面的章節,也許是習慣、也許是故事有趣,我越來越能接受它了,總共花了一個月斷斷續續看完它。

總共有二十一個短篇故事串聯起來,每一個故事都包含了一個化學元素。李維在寫他的自傳,巧妙的利用不同的化學元素特性來代表不同時期的狀態;每一篇的化學元素下的文字介紹都很美。作者李維是個猶太人,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當然也被德國俘虜過,但他是倖存者,曾歷經奧茲維茲集中營,他把他的經歷寫下來。李維的寫作加入了很多隱喻,猶太家庭文化和傳統、當時義大利化學教育的種種風貌和二次大戰時法西斯主義者與猶太人的悲慘衝突等。在李維的故事中,我們可以了解二十世紀化學工業的樣貌、人性報復和原諒的衝擊擺盪。我覺得這本書中內不僅只有化學還包含了文學、歷史、政治等元素在其中。他是個化學家也是文學家。

氬,把這篇放在第一篇,真的是會讓人打退堂鼓,若是遇到那些只看第一章就決定要不要看下去的人,我相信這本書肯定淘汰許多人。還好我通過考驗了,因為我就是想把他看完。就像我們所知道的一樣,氬是種惰性氣體,這篇在說的就是一些猶太的故事和他自己的事,一些不會和其他事情發生反應的事情。而且這是一個月前讀的章節,印象已經沒這麼深了。

氫、鋅、鐵和鉀。這些都是活性很高的元素,就像我們這樣的年紀(20左右)對於任何事都很有衝勁(對於李維來說是化學),找到興趣便一頭栽入的樣子,這是要看完整本書才能體會的,當初我在看這些章節時根本沒想這麼多。

鎳、鉛、汞和磷。這些都是出社會後,他要去取得的元素,也就是說是賺錢的工具。在看這邊時很有趣,因為以我的背景根本不知道石頭裡面居然會有鉛,李維就像個鍊金術士一樣,在自然中提煉出各種能賣錢的元素。關於他們在島上的故事就很離奇,像是虛構的一般,這也是我覺得他是一個傳奇的地方,他的經歷不是一般人隨意就能經歷的。

金、鈰。進入了奧茲維茲集中營,在這裡生存才是一切,因此他可以用化學的方法製造出營養物,像是石蠟氧化的脂肪酸,雖然分解完都一樣,但是這樣也太可怕。我沒辦法體會到在裡面的痛苦,光看這樣就知道真的只是爲了生存而生存,除了活下去以外,什麼都不重要,生命就像金那樣的珍貴。

鉻、硫、鈦、砷、氮、錫、鈾、銀、釩。在戰後倖存,為了生活,化學也變成一種謀生的工具。在氮篇說道「物質就是物質,既不神聖也不下流,可以無限轉換,它的來源不是很重要」我們現今很多東西,製造方式可能不是想像中的那樣乾淨,原料也不是一開始就有了,而是要經過提煉才有的,那些來源可能是一堆你不敢些受的噁心東西,但是元素就是元素,他分解出來之後,就那樣單純。我們也像那樣單純就好,一切的事情,不要複雜化有多好?但是現實面我們沒辦法這麼做,因為牽涉的層面太多了,就像核能的問題一樣,我們沒辦法簡單因為他是個能源所以需要它;或是因為它會污染而立即馬上終止所有核電廠。如果一切都能單純,該有多好。在釩篇,寫到人性的裡面,一個在集中營裡德軍後來和李維遇上了,這是仇恨的壓抑、心中的吶喊還有原諒與不原諒之間,哪一個才能得到救贖?這一篇相當精采!

碳。最後李維說他寫的其實是歷史而不是自傳,我想這是他最後的救贖,能夠這樣娓娓道來,相對於我們自己,若是遇到一樣的經歷,我們最後有辦法心平氣和的寫出這本書嗎?能不能生存下來都還是個問題。

 

整體上,我覺得這本書很有閱讀的價值,不過最好是能夠一次讀完,像我看了一個月才讀完,其實前後有些地方會忘記,連結不起來,最重要的是撐過去第一章,以後將會海闊天空。一開始聽到李維是奧茲維茲集中營的倖存者,一份尊敬的心油然而生。整本書跟一開始推薦的原因好像沒有太大的關連,唯一有關聯的地方大概是在氫篇的那一句話吧!也許我現在太年輕,或是這本翻譯書不適合我閱讀,以後有機會我應該會再看一次,到時候應該能體會出更深層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晨壢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